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 > >正文

全球热文:芷愿:欺世说画龙

来源:古籍    时间:2023-07-01 08:11:17

南宋 陈容 五龙图局部

宋 陈容 龙

南宋陈容 九龙图局部


(资料图片)

看我的卷尾带钩!

不久前,我用电拍打苍蝇,被旁边的钟点工阿姨鄙视,她说,起开!瞧我用抹布! 只见她捏住湿抹布的一角,对着苍蝇,动力加重力的加速度下——抽向苍蝇,它虽然感应了威胁起飞了,但仍然被抹布的尾端刮过,在急速的弧旋气流中坠到地上,被钟点阿姨缴获! 我灵光一闪,顿悟之: 龙就是这样千钧横扫,哪怕只是尾巴末端,及动势产生的高空气旋都能——拍死你!

传 陈容 十龙图局部

神仙打架是这样的,传说龙极好斗,龙群恶斗,后果严重。

原谅我这不玩电竞的人,只能这样顿悟啦! 世界上没有龙,龙是神中最暴躁易怒的,这样才显示它的威严,龙是雄性的指代,但是咱中华民族就好这口“令人愕窒的阳刚之气”。龙与天相应,绝对权威、无处不在的龙,显示了人类渺小及“不放心”体质,怕它不来,又怕它太搞事,农事的风调雨顺要请这尊神,没有雨的时候祷雨,下了雨、解了旱灾要去谢雨。

传 牧溪 龙虎图之龙

让龙的形象泛滥,是木建筑的传统样式,因为怕建筑物火灾,用龙的水性克住火。 所以现在能留存下来的古建筑,哪哪都是龙! 以最凶的神物来压制灾祸,为百姓所信赖的龙。

如今,龙变得稀松平常,以致纹身、游泳衣、胡萝卜都可以龙上身!

你今生注定见过最多的龙

马上我就来讨论一下龙是怎么跌落神坛的,从神秘的图腾,酣畅淋漓的水墨画变成滥大街的装饰纹样。

传 陈容 十龙图局部

正面龙的形象标准照,给人以老谋深算的威仪感

打造一个龙设 清朝人写《谈龙录》:“诗如神龙,见其首不见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。”文人普遍认同的龙与龙袍上的绣娘龙完全不同。在有明黄色龙袍制服之前,龙的形象也不是我们熟悉的样子。 龙本来是天子(皇权)为打造人设用的,让自己看上去更接近天的指派,先秦传唱的诗歌“有龙于飞,周遍天下。五蛇从之,为之承辅。” 此处必须提到一个字——“衮”,是帝王礼服上沿着衣领到裾边的一条宽宽的双层包边,上面会绣上由盘踞的龙形成回纹样的装饰,也就是说,龙的形象是抽象的,以无穷尽曲线线条作概念上的阐释。帝王的礼服是净色的,只是有一条头向上的卷龙主题的镶边而已。在杜甫诗里写“不尽长江衮衮来”,以衮上的龙形来形容水纹层层不绝的涌动。 不过,大家现在更喜欢简练为一个字“滚” !

汉 玉绳纹龙环佩

战国 玉雕絞絲龍

唐朝开始“画龙致雨”的传说就冒出来了,记录六朝的画家张僧繇“画龙点睛”,还有说一官员冯绍正画完龙,鳞甲自动冒出湿气,涌来云气。听上去很不靠谱的事,但强化了龙三停九似的形象。 关于“三停”,我认为通假“三庭”,即面相说人脸的“天庭、中庭、下庭”,即将物体分为三段作阐释。龙的三停(庭)是:首(头)至膊(前爪肘),膊(前爪肘)至腰,腰至尾,这三段的代指。 至于九似则说法更多了,每个部件长什么样子,就如瞎子摸象,有说角似鹿的,但好似众龙之首才有这配置。说头似驼的,但画上看上去更像马。 至于爪似鹰就更没贯彻,明朝以前的龙,刻画多取材自鹰爪,有的只画正面的三指爪,省略后面的短矩小爪;有的则四指爪齐备,十分威仪。但是后来渐渐变成了五指爪,更接近四脚蛇(蜥蜴,后面会提到的“石龙”)。就这样,变成了低配版啦。

十龙图

画中采用三指爪和四指爪并存,根据角度来定,并没有确定是五指爪。

鹰爪,更符合飞天的龙性

不过老鹰也可以走的

蜥蜴的爪是五指爪,广州人喜欢叫它五爪金龙

南非环尾犰狳蜥

盲螈

把龙形定型后,龙从“致雨”的神坛,慢慢走向世俗伦理化,君威父权,形式中的意义再次延展——活在设定的剧情中的封建思想,通过龙进行传播和影响。根据韩愈的《杂说》中述:“龙嘘气成云”、“然龙乘是气”,“然弗得云。无以神其灵矣。”逐渐将龙暗自比喻为君,云从之,云比喻为群臣,辩证地说明君臣互相依存的关系。这种“君臣际会”比起上古祈雨利农事的象征义,更进一步摆明君权神授的道理。 宋朝陈容画龙以用云气切割画面。传说,他先喝个大醉,用渌湿头巾蘸墨,随机抹在纸上,明日酒醒,再就着云势画龙。此法并不是他始创,无画作存世的五代画僧传古已经这样画水墨云龙了。云龙虚中蕴实,烘托了氛围,更符合阴阳命题,“阴中之阳也,故言龙举而”。

清 周璕九龙图册

云从龙,一堆跟班的领导气质,趾高气昂有没有?

在存世的画作中,再找出龙的几种固定架势,让你了解一下龙彻底世俗化的原因,也因此明白望子成龙多么有群众基础。 1春涛龙起 作龙冲破踏浪直升彩云之中。一般是独龙做中堂大画,波涛要更显得汹涌一些。

当代 刘继彪 龙

这龙太大的兜下巴了,上半身扭转不自然,但是胜在意头好,作中堂挂画,振我族威。

2苍龙教子 跟当下焦虑妈守寡式激娃不同,明清两代对望子成龙特别急切的是老爹,因为太多败家子,富不过三代的前车之鉴了,孩子的教育一般都是父权的体现。反观现代男士在下一代教育问题上,对这种立威的父权没有什么执念。贾宝玉畏父是社会时代背景的缩影。

南宋 陈容 墨龙图

一般苍龙教子都是独生子,但此画生的是二胎

清 周璕九龙图册

苍龙教子的标准照是这样的,眼神戏要到位,爪子出现打破了和睦气氛。苍龙鼻更接近马鼻。作底的水墨晕染效果黑白灰的处理变化莫测,属于大片特效班底,但是选主角时不舍得出价请一线演员,形象不够霸道。

3景云龙 景云:大云有光者,又称卿云、庆云,是吉祥之象,天子就特别信它,显示了太平的气象。 龙也不是一定要配乌天黑地的特效。皇帝特别喜欢《楚辞》里的半句:龙举而景云住。从大团的云中穿出耀眼的阳光,其实是经常能看到的天象啊,并不稀奇。经过图案式的美化加工,云团变成“五色纷缊”,绣在龙袍上更显得花哨。

南熏殿明帝画像

五色缤纷流动的云团组合代表传说中的景云。神化的效果更佳,方便民众产生个人崇拜。

4石据蟠龙 蟠龙比较没出息,它们未能升天,所以份位低,当群龙之首虬龙呵斥时,就要夹着尾巴做龙。关于虬龙的描写在《龙经》中有一句:能进退群龙、乘云注雨以济苍生。所以,蟠龙绝对要看虬龙的脸色。

陈容 双龙图局部

斧劈皴山石上挂着惊恐状的两只蟠龙,难道是它俩做了什么坏事被举报?!

龙图总给人太过多曲线的印象,加上刚硬的山石直线条陪衬,画面层次就多了。这两龙的眼神延长线汇聚到一个点上,那里到底有什么让它们惊骇的?

南宋 陈容 九龙图局部

暑假游泳班被老师推下水之前的我,就是这副怂样

5九龙壁 常看人考据九龙图为“龙生九子”说法的演化,但我不相信,九是极数,中间配置个群龙之首的虬龙的话,龙的数量应该为十只出现在画面上才算完整呀!古人认为“九”为阳数的极数,即单数最大的数,于是常用“九”来附会帝王之尊。再者,水汽云蒸也给人感觉阴气太盛,故以阳数作调和。

南宋 陈容 九龙图局部

稳坐C位的是角更似鹿角的虬龙。颈部位置的更有透视的深远的效果,是九龙壁的灵感原型。

北海九龙壁的中者(尊位)体现在两边有崖壁相夹,龙的颈部造型有前后透视效果。

6为霖图 风云际会产生了雨,虎啸、击鼓、轮辘比喻雷声,是下雨解旱情的音效。也会作为龙主题画面中出现的元素。

日本 雪村周继 龙虎图屏风

《易经•乾卦》中,解说“九五爻”中出现过“龙从云,风从虎”。龙的鬃毛用笔太软。但是漩涡云团很有收束画面的作用。

传 北宋李公麟为霖图

判断画的时候,要想如果真是李公麟,他会这样画吗?

如果我自己画,又会怎样表现这主题?此画构图太过平均。

1位置表现一些神仙擂鼓鸣锣,奋力造雷;

2位置雷神继续推车轮,电闪雷鸣,雷声滚滚;

3位置天旋地转廽龙驭,天降甘霖;

4位置人间景象,高人伴虎持圭,啸风祷雨。

虽然很容易解释得通,但这种呈现的手法普世逻辑太明显,格局不高,说是李公麟作,无须看细节,已经觉得不可能。

7降龙 虬龙掌控着人间甘霖,说是道士降服虬龙的诗有很多,说是帝王降服虬龙的传说也有,但是到了画上更喜欢画罗汉降服虬龙。意思是龙王偷了佛经私藏于龙宫,罗汉软硬兼施取回真经,龙也不再在人间作恶了,反正是神话传说,带教化作用,怎样的版本都没人反对。

元 佚名 降龙罗汉图轴

降龙罗汉难道就是靠“眼神杀”?!

旁边的吃瓜群众每一个表情不同,右边有害怕的童子,被纯吃瓜的侍者摸头安慰,后面的武士则依然警戒。

罗汉的夸张画法与缩于一角的龙形成对比,飞扬的衣角和龙的姿态呈现对角线构图。

看细节,蛤粉上得又厚又细腻的衣纹,飞动的袖管,柔化了画面的凌厉。

明 佚名 罗汉降龙图‍

直接领导和间接领导太多了,画面主体不够突出。

红衣罗汉的高古游丝描衣褶画法还是很有味道的,其他尊者的衣褶画法则全无惊喜,画面想营造很多层次,但故事的支线展开太过,都“酱”到一团。

拿椰树椰汁广告一对比,哟,审美的鼻祖!

明丁云鹏《罗汉降龙》

命题作文中算是比较脑路清晰的,侧重右边的静态人物,加上龙的动感组合,就不再挑剔龙的造型啦。

写到这程度,我码字码得都饿了,真想加个龙腿尝尝。

8龙珠? 这个问题对于现代人来说确实难以理解。看网友在网上提问:龙对珠的争夺代表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,所以寓意吉祥。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把争夺给淡化了呢?

清 周璕九龙图册

提问的美女,龙想问问你:如果我不抓珠,那我要抓个什么才恰当?想想还是珠吧,总不能拿把伞吧?!

画面上是争夺,但理解“戏”背后的深义,则代表龙是绝对占上风。龙的灵感来源部分来自于四脚蛇,也就是蜥蜴,名为石龙,是蜘蛛的天敌。蜘蛛可以张网扑食各种昆虫,在虫虫世界独大,可惜一物降一物,珠与“蛛”谐音,所以就有了这个谐音梗。就像街霸一样,在大佬面前也就是喽啰。据说“石龙”“好斗”,二龙戏珠,也就是两只好斗的石龙与蛛狭路相逢,先陪这到手的猎物玩一下。

龙抓珠,在古典家具和建筑上都有,主要是镇压邪气的作用,当然也有人附会是有求必应、催官、招财,随你喜欢咯。

有文化的人则不太认同这种克敌制胜、藐视对手的“戏珠”。他们从“玄珠于赤水”中生出灵感,将天际驰骋 的龙和玄珠这一灵物结合,用浪漫的想象,给龙颁发了个行头。

南宋 陈容 九龙图局部

因为无角而重点刻画鬃毛的夔,在家具上用省略的方法表现鬃毛,因此也被误传为一只角。虽然关于龙的特性众说纷纭,但是它的性格、习性真是最好的,值得关注。

无角的龙为夔,《山海经•大荒东经》描写它:“苍身而无角,出入水则必有风雨,其光如日月,其声如雷。”《龙经》中进一步夸赞:“饮食有节,不游浊水、不饮浊泉。所谓饮于清,游于清也。”它性喜文、好文采,所以在家具上的龙纹,多数就是它了。可以说,这种龙跟你可是最亲近的。 结语: 北宋《宣和画谱》已经将龙鱼单独列为一个画科,画龙为政治、皇权服务的色彩浓厚,宋朝的龙画已经成为难以跨越的丰碑,画室们在粉壁、屏风、龙座等位置练手,再移到绢上,细致描绘层层积染。加之对龙的敬畏心远胜于今人,透过画面上不同的龙貌,告诉你“无定形却有定理”的可能性,让观者一秒入戏!

佚名 龙虎斗

僵持中的龙虎斗,这个悬念铺陈了一千年。

*我在文中信口说了什么轻薄龙王的话,还请龙王别与我计较啊。 本文作者:芷愿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起点洁具网  版权所有    
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     
 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